Pages

Tuesday, 24 October 2023

# 83 - 议论文+材料作文/报章报道 —— 《现今的青少年害怕失败。你同意吗?为什么?》



议论文——

《现今的青少年害怕失败。你同意吗?为什么?》

 

 

 

我不同意——No

(——要写三个反驳点+一个支持点

——可是不可以互相矛盾)

 

 

 

1)  学校给学生很多发掘潜能的机会


学校的校训 + 我国的良好教育


——提倡正确的价值观——哪里跌倒哪里站起来

——OBS = Outward Bound School Programme

 外展训练营


 


2)  启发青少年(各种爱好的偶像)

——像篮球的科比布莱恩特曼巴精神 

+ 

我国体育偶像——约瑟林(Joseph Schooling

于2016年在里约奥运会100米蝶泳决赛中以5039打破奥运纪录,更打败了偶像美国飞鱼菲尔普斯(Michael Phelps),赢得我国史上第一面奥运金牌后)

 


1)
现代的工作越来越多样化

——大学文凭不再是护身符

——使许多青少年迈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

(不需要靠高教育的职业,例如直播博主、电竞玩家)

 

 


我同意——Yes

(——要写三个原因 + 一个反驳点

——可是不可以互相矛盾)

 

 

1)同侪压力 +

 面对新移民

(懂很多语言——英语+华语+外语+方言)

——害怕失败,因为母语的基础不好,

也不会多种语言,


害怕没有办法升学和工作机会,

越害怕越表现不好。



2)

——“直升机父母”

——把孩子保护得太好,孩子就像温室里的小花,

遇到挫折,逃避现实


——孩子内心太脆弱——做事战战兢兢。

 

 

 

 

3青少年害怕失败由于社交媒体的影响

(常常看到美好的一面 = 成功和美满的生活画面)

——担心自己没有办法维持这么美好的生活。


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 

材料作文/报章报道:


《调查显示,新加坡学生尽管学术表现优异,但对失败的恐惧也更大。超过七成的本地学生害怕失败,在面对失败时会担心他人眼光和不够自信。》


 

超过七成的本地学生在面对失败时,除了担心别人的眼光,也会怀疑自己的才能,甚至会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没有信心Feeling)这样的现象令人担忧,如果因为学少年因为失败而裹足不前,自毁前途。

 

学生害怕失败——尤其是疫情之后发生巨大变化:

学习方面、家庭经济方面、个人的能力——

因为之前没有准备——生活是一帆风顺

直到冠病疫情爆发——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——


一直以为学术表现优异就是保障——

却无法面临应付疫情时期发生巨大变化——

这种恐惧感让很多学生更无助。


 

起因:

 

1

越却步就越焦虑,越焦虑就越不敢尝试,

越没有勇气离开舒适圈

——加上“直升机父母”太过保护

——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、去补习班

——完美主义的父母,因为孩子被要求做到完美,所以孩子会害怕犯错!

 

 

2

根深蒂固的想法:新加坡法律严苛——

做错事会受到严重的惩罚,所以不敢犯错也害怕犯错!

 

 

3

即使学术表现优异——在其他方面——

很多生活技能:例如:

做兼职、家务、自立自理、等等,

没有机会接触。

 

 

4

这几年冠病疫情的后遗症

——长期上网课

——性格孤僻

——不敢接触群众。

 

 

需求心理辅导——大家也要改变对成功的看法

文凭不是一切

只要肯努力,就能靠自己的强项和兴趣找到出路

 

 

建议:

 

 

1

家长:父母要放手——让孩子早点面对失败——让孩子上学迟到要面对惩罚、课业不会做要努力读书、让孩子要学习长大,从错误中学习——父母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。

 

 

 

2

学校:除了学业成绩,本地中小学也注重学生的其他才艺——他们都以特长通过直通车(Direct School Admission-DSA考进中学或初级学院——顺利升上本地大学——学校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——结交新朋友——发掘潜能。

 

 

 

3

个人:给自己第二次机会——

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地失败

——

比赛输了——再继续努力——反复练习——


不要过于比较—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

——给自己机会转换跑道

——自己如果在学术上不及别人,

就要转向其他方面的才华,

例如:运动、舞蹈、武术等等,甚至创业。


青春就是本钱。



例子: 中国网红——三只羊网络公司——的其中两位老板——大杨哥和小杨哥

——在年仅26岁

——就有一亿的粉丝。

——他们不是明星、不是歌手、不是模特儿

——他们从抖音开始

——不怕失败、不害怕后悔、

不害怕被嘲笑,才能建立起现在得网络公司。

 

 

 

失败有适度担忧,是可以鼓励学生努力向上

如果太害怕失败,就可能使到一个人不敢向前

失败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害怕失败。

 

 

 


Thursday, 12 October 2023

# 82 - 材料作文 /报章报道 - 《为了鼓励阅读与借阅者有更好的借阅体验,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推出“借阅即送”订阅配送服务,读者支付8元,就可以在线上查找所要的书目(书籍)或视听材料,图书馆在一周内将书籍送到住家。但有人认为这项措施并不能鼓励国人阅读。》

 

根据以下材料,写出你的看法。

NYGH #Q5

 

为了鼓励阅读与借阅者有更好的借阅体验,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推出“借阅即送”订阅配送服务,读者支付8元,就可以在线上查找所要的书目(书籍)或视听材料,图书馆在一周内将书籍送到住家。但有人认为这项措施并不能鼓励国人阅读。

 

 

 

为了鼓励阅读与借阅者有更好的借阅体验,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推出“借阅即送”订阅配送服务,读者支付8元,就可以在线上查找所要的书目(书籍)或视听材料,图书馆在一周内将书籍送到住家。

 

不需要日晒雨淋或者浪费通勤时间——只是区区8元就能借到心仪的书籍——图书馆提供“借阅即送”贴心服务——令人惊喜!(感想)

 

图书馆及档案馆蓝图2025”下,本地图书馆将进一步迈向数码化,也融合实体和数码体验,让图书馆深入社区,激发公众的求知欲。冠病疫情促使图书馆用户更快转向使用数码资源,也加速图管局的数码转型——给喜欢阅读和学习的人们提供了精神粮食

 

疫情暴发后,大家都习惯网购,把货品送到家。——图书馆也趁机提供送书服务

 

 

人们往往不喜欢借书的原因是:

 

 

1)图书馆的面积大,需要时间查找喜爱的

书籍——加上一些没有公德心的人把书籍乱放——增加难度。

 

 

2拥有四、五层楼的大型图书馆逐渐减少——购物中心的图书馆都是迷你型——面积缩小——书籍也少——不但如此,图书馆的用途越来越广——〉让幼儿园的孩童学习手工、欣赏表演等等。——现在图书馆渐渐转型+响应政府号召——利用空间——蔡厝港图书馆把三分之一的面积拿来种植蔬果——让借书者购买回家烹煮。

 

 

3有些地段——交通不方便——最靠近武吉知马一带的国家图书馆竟然是女皇镇!路途遥远,借书者兴趣缺缺!

 

 

但有人认为这项措施并不能鼓励国人阅读。

 

1)借书者必须特地安排时间等服务人员把书籍送上门和收回书籍。——否则书籍放在门口——被他人偷拿——是要赔偿的。

 

2)通货膨胀——精打细算的人认为8元可以买:两盘杂菜饭、孩子一周上学的零用钱、一周的地铁和巴士的通勤车资费、两周的白面包等等。——比起精神粮食,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更重要。

 

 

面对接二连三的生活难题,例如:冠病疫情、乌俄战争、烟雾席卷而来、通货膨胀、其他国家的问题等等——精神粮食让我们冷静面对人生的种种难题——吸收知识,了解人生道理——“做人难、难做人、人难做。”——我们还是要轻松面对。

 

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心理问题都要一一满足,

不管什么年龄层——阅读很重要!

 

“借阅即送”服务——有好有坏——是看个人需要——多一个选择方式借书——想饱有精神粮食的国人——何乐而不为。

 

Tuesday, 10 October 2023

# 81 - 议论文 - 《各种假消息借助网络传播,对新加坡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造成威胁。》

 

2022 Top sch exam paper ——

 

Methodist Girls

 

议论文 / 演讲词

 

 

各种假消息借助网络传播,对新加坡社会的

安定与和谐造成威胁。

 

试加以讨论。

 

 

(立场)

 

同意。

 

在信息时代,各种媒体平台就好比现代战场。不同人、不同机构为了自身利益都在想方设法去影响人们的想法和观点,导致假信息无处不在。

 

假信息不但造成民众恐慌浪费公共资源?,更可怕的是有可能被外国组织或政府利用,分化我国人民与社会,造成社会的动乱。




(举例——假信息的例子)


 

1

冠病(武汉肺炎)来自中国——


国际新闻报道,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出现了不理智的排华现象。我国李显龙总理要国人含逻辑去思考和了解事情,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:2019新冠病毒不是一个国籍或种族问题,而是一个卫生问题。我们和这些国家有密切的合作关系,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对受影响的人伸出援手。针对疫情,绝大多数国家对中方抗击疫情举措表示赞赏和支持,对近期中国公民入境采取或加强检疫防疫等措施,对此我们表示理解和尊重。与此同时,也有一些国家作出过度反应,采取过度应对措施。我们认为这样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(WHO的建议

 

 


2

网上出现与加密货币相关的虚假报道和网站,宣传加密货币的自动交易程序或声称可以帮助投资者弥补投资损失。——


人工智能科技一日千里,可以利用原本的图像“移花接木”,扭曲事实,让大众“眼见为实”,让大众被骗巨大的金额——被骗退休金或储蓄——造成家庭和社会问题。

 

3

散播公积金提款年龄变更的假信息。——


国人觉得混淆——假信息散播——

衍生各种乱象,破坏国家和社会

安全,给国家公共利益带来

负面影响。



 

 

 

各政府需要通过所有的传统媒体,例如:电视台、电台、报章新闻等等,甚至出面开记者会一再澄清,才能安抚人民的情绪。这些都是浪费人力、精力和时间。

 

 

 当出现一则假新闻时,相关机构或政府部门就得第一时间出面拆穿并调查。这不但消耗国家资源,无形中也导致人们无所适从所谓:谣言止于智者。我们要再三查证并理智判断网络新闻,否则随意散播网络新闻是要面对法律制裁

 

 

 

 (论证论据)

 

外国新移民占在新加坡人口的比率将近三分之一(论证论据),当然也带进来他们自身的文化,要融入新加坡的社会不是容易的事,要新加坡人接受新移民也是如此。


文化差异和跨文化的交流确实需要需要强烈的凝聚力和信任。可是,假信息无处不在,让新移民无法辨别是非黑白,一旦接触假信息。当周围的人,自我保护特别强,戒备心、防备之心、疑心等等就会越来越强,社会的凝聚力就会大大减弱。


更可怕的是,国人和恐怖分子就会利用新加坡,用以从事诈骗或其他犯罪当,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,结果其他国人就要为这些勾当付出惨痛的代价。

 

 



(引用论证)

 

信任维持和稳定社会的秩序,稳定性的信任机制让社会正常运作。

 

正因为孔子对于诚信的强调,所以“信”也就与“仁”“义”“礼”“智”一起并称为“五常”,成为儒家最高的伦理道德规范之一。(引用论证)孔子说的,在《论语·颜渊》里有:“民无信不立。”在社会,要与陌生人建立合作关系,就要高度的信任。假信息让陌生人缺乏基本的信任,大家像一盘散沙,甚至视对方为敌,合作就告吹了。这样的社会很难进步,最终也无可为继。

 

 


Tuesday, 19 September 2023

#80 - 说明文 - 《人们的教育程度越高,社会就会更 具有包容心。试加以说明。》

 2022 Top sch exam paper ——Jurong Sec Sch

议论文 / 演讲词


人们的教育程度越高,社会就会更

具有包容心。

 

试加以说明。



包容什么?

 

*认同:

 

1)教育程度越高的人,越懂得做人的道理,

会尊重和关爱他人。

 

 

2)更懂得包容多元价值观的重要性。

 

3)越懂得谦卑,虚心向人学习。

 

 

*不认同:

 

1)教育程度越高的人,越势利,

看不起身边卑微的人。

 

利用不同的论说方式

(引用、举例、对比)

 

 

2)越自私,不愿意与人共享社会资源。

 

Quote:

 

“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”

(Maslow's hierarchy of needs) 已经说明了人一旦满足了自己的基本要求,就会往上爬到了心理需求,最后是要他人的认可、成就、名声、地位——不断满足自己的欲望,更别说关怀心和帮助弱势群体。

 

 

3)贫富差距越大,经济能力比较好的群体无法体会弱势群体的处境。

 

 

利用不同的论说方式

(引用、举例、对比)